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 h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正常人血糖为3~9 mmol/L)

A.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B.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等物质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C.若餐后1 h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是:A=B=C
D.胰岛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S型菌的DNA和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出现表面光滑的菌落
B.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C.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都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其各自的效应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中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RNA→DNA ④mRNA→蛋白质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基因重组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

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含15N尿苷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
B.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属于孟德尔的假说
D.DNA被15N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两个含15N的精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