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个有着9840多万人的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位置图(图甲)及成渝地区简图(图乙)
(1)成渝经济区区别于其他三大经济区的位置特点是 , 。
(2)图乙中的等温线,属于 (一、七)月,M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 (高、低),原因是 。(8分)
(3)据材料分析,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有政府支持、
和 。
(4)川气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最终到达上海。川气东送输送的天然气按开发利用角度属于 (常规能源、新能源),简述该工程对成渝地区经济的影响。(6分)
(5)《规划》为成渝经济区确定了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请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建议。
读该图“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甲、乙两处温差较大的是。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_________。① 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 B.连续性降水 | C.气温下降 | D.气温升高 |
(4)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点。
(5)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_处。
读某日日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
(1)在北极上空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画出3条具有代表性的太阳光线。
(3)图中0P代表的是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
(4)此图所代表的节气是日期是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5)A地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B、C两地昼长是_______小时;E地昼长___________小时。出现极昼的地区是___________
读所给“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图,完成题目要求。
(1)乙节气时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上, 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
(2)丁节气时的名称是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代表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甲→乙→丙 B.丙→丁→甲 C.乙→丙→丁 D.丁→甲→乙
(4)表示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的是:
A.甲→乙→丙 B.丙→丁→甲 C.乙→丙→丁 D.丁→甲→乙
(5) 当地球位于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哈尔滨的昼长大于广州的昼长
B.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
D.印度半岛上盛行东北季风
(6) 当地球运行在丙-丁时间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我国北方地区进入春旱期
(7)在图中标出近日点及地球公转方向。
阅读所给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 |
旱灾频次 |
水灾频次 |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 |
32 |
219 |
松辽平原 |
169 |
357 |
环渤海平原 |
415 |
799 |
黄淮平原 |
846 |
1407 |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
949 |
2151 |
(1) 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目前,频发的沙尘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读中国沙尘天气日分布图,完成各题。
(1)根据灾害的类型划分,沙尘暴属于灾害,与沙尘暴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2)根据图中所示,大致归纳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简要描述一下沙尘暴?如果当地出现了沙尘暴,你该提醒家人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