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为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是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发生的过程有            
(2)草原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都会因             消耗大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并且都有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              的。
(3)乙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        ,从而大大提高了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改变了群落演替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近年来年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
(1)入侵华南某地后,短期内红火蚁种群数量呈型增长,从种群特征角度考虑,直接决定其增长的因素是
(2)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为测定其对不同虫态红火蚁的致死剂量,将原药溶于丙酮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药剂,点于红火蚁胸部,记录24h死亡个体数并计算LC50(杀死50%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结果如下:

虫态
小工蚁
兵蚁
有翅雄蚁
有翅雌蚁
蚁后
LC50(μg/ml)
1.04
2.06
7.38
9.39
7.81

①本实验中辛硫磷药液的浓度范围要根据的实验结果来确定;每个药剂浓度的处理均设多次重复,目的是排除,从而减少误差;本实验的对照组应设置为
②实验中虫态的红火蚁对辛硫磷最敏感,控制该虫态红火蚁的数量,
(能/不能)持续有效的控制住蚁群的数量。

(11分)下图1表示某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别表示该基因片段中特定的碱基对。图2表示该细菌细胞内DNA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图1图2
(1)在真核细胞内,核基因控制的该过程发生在同一场所的是(选填序号)。过程②需要催化。完成③时,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2)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图1中基因位点a
的碱基对变为,位点b的碱基对变为,位点c的碱基对变为,则其中位点
的突变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
(3)若将此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根细胞中,欲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应将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在含的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中。抗除草剂基因能在大豆细胞中表达说明

(10分)下图为某类突触的信号传递的示意图,这类突触中特定的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是,其中的多巴胺是从突触前膜通过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2)当多巴胺与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
(3)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由图可知,其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突触后神经元,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14分)下图1、2分别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为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种植有多种植物)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图2图3
(1)若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填标号)。
(2)若图2细胞产生某种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则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填序号)。若图2细胞为肝细胞,其代谢重要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转变为氨基酸需要转氨酶,某人抽血化验其转氨酶指标大大高于正常值,可能原因是该组织细胞在某种因素作用下,细胞膜的的功能受损。
(3)若图2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4)图3中,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
(5)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水藻类大量滋长、污染水体。轮叶黑藻可以抑制水中各类藻类的生长繁殖,有人对此作了如下研究:
①制备轮叶黑藻浸提液备用
②把6只烧瓶进行标号
③往每个烧瓶添加湖水样300ml
④往1、2、3号瓶各加30ml蒸馏水,4、5、6号瓶各加30ml轮叶黑藻提液;
⑤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别于第2、4、6天测量各瓶中混合藻类的生物量(用叶绿素a的含量表示,单位mg/L),记录如下表:

烧瓶
2天
4天
6天
叶绿素
a含量
叶绿素a
平均含量
叶绿素
a含量
叶绿素a
平均含量
叶绿素
a含量
叶绿素a
平均含量
1
2.10
2.00
2.40
2.40
2.58
2.60
2
1.98
2.39
2.59
3
1.92
2.41
2.63
4
1.50
1.60
1.20
1.20
0.51
0.52
5
1.60
1.30
0.55
6
1.70
1.10
0.50


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⑴为什么不用显微计数法来描述培养瓶中混合藻类的生物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无关变量有。(答两个)
⑶本实验的对照组是号瓶,实验组是号瓶。
⑷根据上述研究,你认为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⑸在答题卷的坐标轴中用直方图表示轮叶黑藻对混合藻类的抑制率
(抑制率% = 1-实验组叶绿素a平均含量 / 对照组叶绿素a平均含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