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注】为:筑     复:又      敛:征收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齐之习辞者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君不胜欲                     既筑台矣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甲文中晏子运用          的故事反击楚王,乙文则反映晏子具有             的思想。
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闻者咸叹之(2)不绵纩(3)孝绪之必至颠覆(4)亲而不
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驮东西。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先自其足()②归取之()
③恐人之()④ 掩其耳()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以椎毁之

A.反归取之 B.项为之强
C.试之以足 D.物外之趣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宁信度,无自信也。
⑵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试说说第二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1 分)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选文有改动)
【注释】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遗:wèi,送。⑤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⑥趣:同“促”,赶快。⑦临:治理,管理。
解释下列加点字。
(1)晏子(2)臣得暖衣饱
(3)公不(4)然犹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使梁丘据遗辂车乘马

A.夫子之禄寡耶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C.吾欲辱之 D.民之无义

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

(12分)
文天祥三过无锡
宝祐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势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之,庶天下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十月,天祥入平江,时北兵攻常州亟。天祥麾军至锡,遣朱华、尹玉、麻士龙援常,至虞桥,血战两日。士龙战死,朱华败绩,玉引残卒五百人夜战,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元军请和,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上下颇惊动。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恐南人劫夺,幽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之莫散。天祥感泣,口占《过无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然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
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据《宋史》辑录)
【注】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平江:地名,今苏州。京口:地名,今镇江。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幽于黄埠墩”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藏书之家 B.又留蚊素帐中 C.何有我哉 D.青出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召集人马,驰援常州,但是惨遭失败。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行,天祥感动而吟诗明志。
D.元朝人惟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不自量力(2)旦皆没
(3)谢太后使天祥元军请和(4)之莫散
翻译下列句子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例: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A.贻金钗 B.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C.跪而拾之 D.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胤之母周氏(2)闻者咸叹
(3)孝绪之必至颠覆(4)获免
翻译下列句子。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