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 (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其本质是 。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
的过程,Ⅰ—— 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由图中 Ⅰ→Ⅱ获得④称为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其中过程Ⅰ是,过程Ⅱ是
(2)由图中Ⅰ→Ⅲ→Ⅳ 获得④过程称为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其中Ⅲ表示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由图中Ⅲ→ Ⅳ 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5)品种⑥为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有、无)籽果实。
(6)④和⑥是否可看成同一物种?。
下面是三幅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
(3)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的是图。
(4)图A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为个。
下面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系谱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该病属于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
(2)Ⅲ-10是杂合体的概率为。
(3)如果Ⅲ-8和Ⅲ-10婚配,生出病孩的概率为。
下图示意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回答:(〔〕内填编号)
(1)转录的模板是[ ]中的一条链,该链的相应段碱基顺序是。
(2)翻译的场所是[ ],翻译的模板是[ ],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 ],翻译后的产物是。
I、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玉米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针对玉米的不同性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
实验小组对玉米叶片宽窄这一对相对性状进行了研究。已知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若将有茸毛玉米自交,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与窄叶有茸毛玉米杂交,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是;若F1自交产生F2,则理论上F2窄叶有茸毛中的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Ⅱ、野生香蕉是二倍体,无法食用。三倍体香蕉可食,由于一种致命真菌使香蕉可能在5年左右濒临灭绝。蕉农喷洒化学药剂灭菌。此举使香蕉成为喷洒农药量最大的食物。但大量农药也未能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
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可食香蕉的变异可能来自于。
(2)喷酒农药也不能有效地阻止致使真菌进一步散播的原因是通过农药的选择会使该真菌的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
(3)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生纯合(AA,A代表二倍体香蕉的一个染色体组)香蕉,如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无子香蕉?请你简要写出遗传育种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