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
(2)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需通过   的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      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           来识别瘦素。
(3)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如其分泌的         可引起尿量减少。
(4)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
分析以下实验: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 ________,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________ (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 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___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___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300 mg。
(6)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___________(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__________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
(3)比较图2和图3,当Na和K________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将ADP合成ATP,说明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_________。
(4)生物膜系统能维系细胞内活动的有序性,体现了它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________(填编号)的过程。

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某同学认为气孔的开闭不仅与水分运输有关,可能还与光合作用等有关。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1)实验分组:甲组:蚕豆叶片+l00mLpH为7的KCI溶液+太阳光照
乙组:蚕豆叶片十l00mLpH为7的KCI溶液十黑暗处理
丙组:蚕豆叶片十100mLpH为4.5的KCI溶液+太阳光照
丁组:蚕豆叶片十l00mLpH为7的NaCI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l)该预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写全得分)。
(2)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得分)。
(3)若单纯考虑离子种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Na+和Ca2+对豌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复合影响,请补充设计思路。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和蒸馏水。
②在__________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和pH条件下照光4h左右。
④____________,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某同学尝试对其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实验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下图1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货物”如: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
(3)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技术研究“货物”转运过程。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1970年,科学家用绿色荧光染料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了人、鼠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分子,实验后证明了膜的该特点。
(5)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构)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