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出行前通过手机就能得知交通路况信息;足不出户也能预约名医专家掌握健康情况;社区环境出现污染状况就会被迅速导入排污通道……这些仅仅只是智慧城市蓝图的—部分。
材料一: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型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快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企业发掘新增长点和转型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各地智慧城市规划早已启动,一项以“智能化”为焦点的产业盛宴已经展开。
材料二:为建设“智慧城市”,某市作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战略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规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为发展智慧城市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市民应如何为建设“智慧城市’’作出自己的努力。(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此,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主观世界也就自然地得到了改造。”这种说法对吗?请简要分析。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的建言献策活动更是见证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这份热情从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便可见一斑。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公开征集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大型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公布,8万字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万公众的智慧与热情。这412万中国公众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该意见建议书已报国务院,其中的内容将会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去。
请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向全社会征求对“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求是》杂志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作为客观实际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变化,不断地用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和新思想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注“象牙塔”内的消费状况,我们不免有了几分担忧。
校园宿舍中电脑的普及率节节攀升。据了解,除专业特殊要求外,大部分同学购置电脑只是用来上网,玩游戏,看光碟。
不同款式、品牌的手机让众多手机持有者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手机费用大多数由家庭供给,许多人用手机聊天,每月话费要花上百元。
⑴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自己对以上消费现象的看法。(8分)
⑵假如你要围绕“大学生消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0分)

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缺水。利用价格杠杆是一种有效的节约措施,对居民用水的价格实行阶梯式水价。例如广东省中山市从2008年5月1日起,对每户人口在5人及以上住户按人均月用水量计价,每人每月生活用水量分为7立方米及以下、7立方米以上至9立方米(含9立方米)、9立方米以上三级。每人用水量仍按年计算,譬如一个5口之家,年度用水量420立方米以内适用第一级水价,超过部分依次适用第二、三级水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第一级水量,按基本水价计收水费;第二级水量,按基本水价的1.5倍计收水费;第三级水量,按基本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
请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利用价格杠杆节约水资源?(1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