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出行前通过手机就能得知交通路况信息;足不出户也能预约名医专家掌握健康情况;社区环境出现污染状况就会被迅速导入排污通道……这些仅仅只是智慧城市蓝图的—部分。
材料一: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型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快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企业发掘新增长点和转型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各地智慧城市规划早已启动,一项以“智能化”为焦点的产业盛宴已经展开。
材料二:为建设“智慧城市”,某市作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战略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规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为发展智慧城市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市民应如何为建设“智慧城市’’作出自己的努力。(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永和豆浆”作为中式快餐的金字招牌,在中国大陆异常红火。它的创始人以“发扬中华传统美食”为己任,不仅立志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吃发扬光大,而且借鉴西方快餐店的经营模式,成功探索出永和豆浆崭新经营模式。自此,人们可以在环境舒适的餐厅品尝中华传统美食,告别街头巷尾买油条、喝豆浆的不便和无奈,实现了豆浆和油条消费习惯的“革命性”转变。
(1)从文化创新角度谈谈,永和豆浆是如何实现发展壮大的?
(2)永和豆浆的成功对我们文化创新中如何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有何启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二五”规划呈现了众多亮点。
亮点一: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亮点二:倡导包容性增长。
注: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兼容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的健康增长。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其中从全球视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长”应该允许多种文明共同繁荣进步,不能企图用一种文明铲除、取代另一种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的冲突”。
(1)有人说,国富与民富的关系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要评析该看法。
(2)结合亮点二,分析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0年岁末,北京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承载能力;
——加大政府投入,推进中心城干道路网系统建设,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市级干道公路网,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非北京载客汽车进入五环以内;
——将停车收费计时单位由半小时调整为15分钟;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占用公交专用车道、逾期末年检未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市是如何对交通拥堵现象进行调控的?
(2)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整治交通拥堵方面有所作为的必要性。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有同学认为,“人才战略一定意义上支撑了一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政治生活依据。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