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身 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选自《艾青诗选》) 诗人笔下的礁石成了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 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赋于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征之音”,它象征意味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任上。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本诗作答。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1)请概括诗歌前两联所描绘的景象,并简要说明概括的依据。(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酒楼秋望
(宋)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多少恨,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跕危之际。
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改编】阅读下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清]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1)试分析词的上片“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和氛围。
(2)词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注释】①群品:指万物。品,类。②寄:即寄托。畅:畅快的心情。③寥朗:空阔明朗。④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指万物。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2)该诗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 鸪 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取次:随意。
(1)作者在词的上阕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塑造了什么样的杜鹃形象?
(2)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