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
|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
|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
|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
初唐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与北宋诗句“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中的“胡”是唐宋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他们分别是指()
| A.匈奴、蒙古 | B.回纥、女真 |
| C.突厥、蒙古 | D.突厥、女真 |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 B.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
| C.明朝六部超越君权的权力 |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
宋人王明清在其《玉照新志》中说:“(《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故钱次之;……。”材料主要说明了赵姓排首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社会的皇权独尊 | B.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加强 |
| C.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 D.封建思想文化专制的强化 |
某史书这样描述某个机构:“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史书所描述的机构应该是
唐朝尚书省 B.唐朝中书省
C.唐朝门下省 D.元朝中书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文中涉及的“封建国家”与“若干行政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