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
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 |
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由此获得发展 |
C.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
D.明成祖延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庄子、韩非子 | B.庄子、孔子 |
C.老子、孔子 | D.孟子、荀子 |
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兵家 |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集注》 |
C.李贽的《焚书》《藏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C.墨家思想 | D.法家思想 |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
B.仁者爱人 |
C.报法处事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