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元代窑枕,上有“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
A.商业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 |
B.人们以财产来衡量人身份的高低 |
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 |
D.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 |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人民公社的推行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铁,但是人们这样做( )
A 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B 符合中国的国情
C 面追求公有化的表现 D 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高考制的恢复 | B.经济特区的建立 | C.对外开放的实行 | D.广电事业的发展 |
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
A.同时并举 | B.先工业化后改造 | C.有主有次 | D.先改造后工业化 |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 D.“反右倾”斗争深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