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另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

年份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百分比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百分比
1933
11290
11170
98.9
8492
9611
113.2
1934
13833
13450
97.2
8132
6442
79.2
1935
15185
14186
93.4
11009
9180
83.3
1936
14338
13168
91.8
12954
11260
86.9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矿业几乎为官僚资本所垄断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的输出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的落后
D.中国近代矿业生产被外国列强全面垄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
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的这些著作(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