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反映的本质是英国的财富结构(1688—1863年,单位:百万英镑)
| 年份 |
可再生资本 |
土地 |
储备、金银具、铸币等 |
总计 |
| 1688年 |
112 |
180 |
28 |
320 |
| 1800年 |
665 |
825 |
250 |
1740 |
| 1832年 |
1112 |
1438 |
293 |
2843 |
| 1863年 |
3749 |
1864 |
500 |
6113 |
注:“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资料引自C.H.范斯坦《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
A.工业革命使英国财富结构发生变化
B.产业结构的变化
C.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
B. 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
|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
|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
|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 B.隋唐 | C.宋代 | D.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