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资治通鉴>>卷三
材料二 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史称其时山东之国,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
材料三 

材料四 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概述赵武灵王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三中图一到图二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9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某个家庭1970年的有关材料,阅读后写一篇18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由表及里,连贯成文。

票证名称
配额
票证名称
配额
粮证
大人27斤/月
小孩17斤/月
豉油票
1两/人·年
食油票
3两/人·月
煤油票
5两/人·年
肉票
5两/人·月
肥皂票
2块/人·年
鱼票
5两/人·月
火柴票
5合/人·年
豆腐票
1斤/人·月
布票
3尺/人·年
豆豉票
1两/人·年
棉花票
1斤/人·年
白糖票
1斤/人·年


老红军特殊供配

中秋
春节
月饼
4个
腊肉
1斤
香烟
1条
香烟
1条
茶叶
半斤
茶叶
半斤

1只

1只

1只

一只

每月买二次,每次一斤,买肉时尽量买肥一点的,母亲把肥瘦一起切成碎末在锅里煎出油,把油和香喷喷的肉碎分开装好,煮菜时放些猪肉和肉末,要分好几天来用,每餐菜盆里难见肉末,但也能食肉味。

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工业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中国近代工业资料》

材料三:建国初期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变化统计图

材料四:(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的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得到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极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简述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四分析这种变化的必要性。
(4)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应走什么样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1923年,经历了中国早期近代化大半个历程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念》一文中写道:“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这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如何?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这五十年的俄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苦乐不等……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请回答:
(1)上文中“这个五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大“进化”?
(2)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中国又在哪些方面“惭愧无地”?
(3)造成中日双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马车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
铁路——京张铁路

材料二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形成了以临清、德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以登州、胶州为代表的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封闭的系统。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的兴建和新河道的疏浚通航,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三河(黄河、小清河、卫运河)、二路(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为框架的商路网络。新商路一方面将彼此隔绝的地区连接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又使沿路许多市镇成为新的集散市场……由于青岛、烟台通商口岸新设施的建成,以及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出现了“水陆货物皆转移于青岛,而胶州商务乃至一落千丈”,登州港口“仅余断港绝潦,为贩夫佣妇洗菜浣衣之所”的现象。……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截断运河,致使河道淤塞,航运受阻,河身日渐浅涸,仅东昌、临清间有小舟来往,商业大受影响,济宁也日见寥落。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由传统交通工具向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试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山东商业布局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家是1892年广东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创
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酒,另一家是1904年英德两国合资在青岛创办的
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据此回答:
(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的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上的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