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l940年》载:“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l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一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说明胡佛政府
A.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 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
理学家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说明他认为( )
A.“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 |
B.“天理”和“人欲”是可以并存的 |
C.“天理”和“人欲”是同等重要的 |
D.“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
教育被儒家所垄断始于( )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汉武帝统治时期 | D.朱熹生活的时代 |
伏尔泰是一位睥睨一切传统权威的批判家,但他对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他推崇中国儒家文化的真正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
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的精神枷锁 | B.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 |
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 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 |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成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的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
C.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
D.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