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
| 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
| 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 |
| 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 |
| 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 |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思想一致的地方是()
| A.克己复礼 | B.性本善思想 |
| C.仁的思想 | D.君权神授思想 |
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 B.孟子 |
| C.韩非子 | D.老子 |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 A.反对苛政的思想 | B.以人为本的思想 |
| C.以理服人的思想 | D.为政以德的思想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直接社会背景是()
|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
|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 D.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表现在( )
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②被引进到中国,对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④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芽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