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的序列,可以确定这3种突变(DNA分子的改变)最可能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对碱基的缺失 |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对碱基的缺失 |
C.突变基因1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对碱基的增添 |
D.突变基因2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对碱基的增添 |
蘑菇、草履虫、艾滋病病毒、大肠杆菌依次属于
A.植物、动物、病毒、原生生物 |
B.植物、原生生物、真菌、原核生物 |
C.真菌、原生生物、病毒、原核生物 |
D.真菌、原核生物、病毒、原生生物 |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基因型为AA∶Aa=1∶2,将这批种子播种后自然生长(假设结实率相同),则其所结种子中,基因型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4∶4∶1B.3∶2∶1C.3∶5∶1D.1∶2∶1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的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B.5:1C.8:1D.9:1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