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部地区一座火山于9月27日午间喷发,造成8人重伤。完成下列小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
A.地表 | B.地壳上部 |
C.地壳下部 | D.地幔 |
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 B.侵入岩 |
C.沉积岩 | D.变质岩 |
读合肥市热岛示意图,完成小题。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小题。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霜期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 B.降水 |
C.地形 | D.植被 |
有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小 | B.地面辐射强 |
C.风力强劲 | D.大气逆辐射强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实验完成小题。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 B.12℃ | C.10℃ | D.8℃ |
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完成下面小题。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
A.40米<H<41米 | B.49米<H<50米 |
C.59米<H<60米 | D.60米<H<61米 |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 B.东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下图为一典型褶皱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
图示山岭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
C.沿槽部裂隙而成的向斜山 |
D.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