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①岩石圈;②地幔;③地壳;
B.①岩石圈;②上地幔顶部;③地壳;
C.①岩石圈;②地幔;③地核;
D.①地球内部圈层;②地幔;③软流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问题。

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反对江苏淮安市在淮河上建设中国南北地理分界标志的原因是(  )

A.该标志人为制造南北隔阂,团团圆圆的中国不应分南方和北方
B.南北地理分界不是几何学上的线段,而是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区域
C.淮安市不再是人们公认的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所在区域
D.建设南北地理分界标志并不能促进淮安市的旅游业的发展

“要敢于叫板世界名城”!这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深圳提出的要求。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图11),回答问题。

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 B.改革开放的政策
C.大量的外来民工 D.香港的产业转移

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等级的服务职能,广州的数量一定比深圳多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腹地广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10),完成问题。

图例二所反映的产业变化,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变化相吻合的是:

A.轻纺工业  B.制造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汽车工业

与上述变化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A.外商的投资风险变小,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B.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实力也大为增强
C.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
D.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读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及变化示意图9(其中①表示1980年产业结构,②表示2006年产业结构),完成问题。

1980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B.第一产业比重最小
C.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 D.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与1980年相比,2006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

A.农业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和服务业
B.产业结构得到忧化
C.金融、商业、旅游等第三产业在各产业中发展最快
D.工业发展缓慢

按照区域的发展阶段划分,2006年该区域一般处于(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初期阶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