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浙江省第五次(2000年)和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比较表。表中人口为常住人口,其中 2010 年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 1182 . 40 万。读表回答下列题。
由材料可知,浙江省2000年至2010 年(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人口增长较快 |
| B.人口出生率增高,老龄化速度减缓 |
| C.农村人口大量外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 |
| D.省外年轻人口大量迁人,人口总量增幅较大 |
下列因素中,对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
| A.生产力水平 | B.宗教信仰 |
| C.人口迁移 | D.国家政策 |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冰川融水补给②积雪融水补给③地下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有关该地河、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的河湖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
| B.该处的湖泊在冬季时会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
| C.该处的湖泊是咸水湖 |
| D.该处河流的汛期比华北地区河流的汛期长 |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题。
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
|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
|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
|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
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 B.地势逐渐降低 |
| C.含沙量显著增大 | D.结冰期逐渐变短 |
最适宜对乙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 B.数字地球 | C.遥感技术 | D.全球定位技术 |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下题。
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华北地区 |
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
| 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
| C.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 D.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 )
| A.盛行西北风 | B.盛行西南风 |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潜水补给河水 |
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 )
| A.冰雪融水 冬季 | B.大气降水 冬季 |
| C.地下水 春季 | D.大气降水 夏季 |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 C.海洋水 | D.地下水 |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0~11月 |
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 A.a变大 | B.a变小 |
| C.b变稳定 | D.b在枯水期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