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最可能属于( )
| A.燕山山脉 | B.秦岭山脉 |
| C.南岭山脉 | D.天山山脉 |
降水量最大处位于山地( )
| 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
| B.南坡海拔1200~1800米处 |
| C.北坡海拔800—1200米处 |
| D.北坡海拔500米处 |
该山地所处自然带(基带)为( )
| A.森林带 | B.森林一草原带 |
| C.草原一荒漠带 | D.荒漠带 |
图5所示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自然带,图中虚线表示雪线,山顶有永久性冰川,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坡是向刚坡,s坡是迎风坡②S坡既是向刚坡又是迎风坡③山脚冬季最低气温T冬<0℃④山脚夏季最低气温T夏<18℃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此高山若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图6中最能反映图5中表示降水量与高度关系的是()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图4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4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使用清洁能源比重上升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图2中的A点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1-2题。
1.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可能在23°26′S上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D.可能在极圈上
2.图3中能正确表示A点一年内移动范围的线是()
A.A线B.B线C.C线D.D线
图1表示地球上某两个区域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中数值a>b>c。读图l回答1~2题。
1.以下关于两图的正确说法是()
A.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同一季节达到强盛B.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北移形成的
C.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D.甲冬季强盛,乙夏季强盛
2.当乙达到强盛时期()
A.我国华南处于雨季B.满载石油的日本油轮返航时逆风为主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非洲南部动物向北部迁徙
下图为陕西宝鸡(340N,1070E)到四川巴中(320N,1070E)一线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1-3题。
1.判断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宝鸡到巴中实际剖面图最接近的一幅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2.若下图为上题谷地中某一天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域内植被覆盖良好的一条流量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谷地中的典型植被为()
A.热带季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