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表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2011年王村、李村土地利用情况表
(1)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简述王村、李村土地利用方式对图中河流的影响。
(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箭头中,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2)如果以C点为起点,依次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千米,最后到达()
A.原地 | B.原地以东 | C.原地以西 | D.原地以北 |
(3)图中C点在A点的方向。
(4)若图中A点为21时,则此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为时;图中①②两虚线为晨昏线,其中是晨线;B点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20.读图2-6-10,分析回答: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益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
(3)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高 |
|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变 |
|
21世纪前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
|
21世纪后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
(4)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 | 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 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
E.台湾海峡将变宽
图A是图B中两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映图B中甲地区气候状况的是图A中的 图,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是 。
(2)依据图A中属于乙地区的气候资料,简述影响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以及该地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的月份。
关于气候成因和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在现代气候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
B.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形成的 |
C.世界各处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是由大气环流形势决定的 |
D.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 |
读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多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海拔高度(m) |
4 |
2895 |
1288 |
1302 |
2261 |
23 |
8 |
年降水量(mm) |
559 |
966 |
6l |
1536 |
372 |
2045 |
975 |
年均温(℃) |
12.2 |
6.6 |
11.7 |
17.2 |
5.5 |
24.1 |
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