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实验1: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尿液中有葡萄糖);
实验2:证明血浆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 。
(2)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
(3)实验1预测:
若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1:取5 mL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步骤2: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试剂,摇匀,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膜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看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__________,并具有分解侵入机体的细菌的功能。在细胞分泌蛋白质的分泌面,通常会形成较多褶皱,依据图中信息,从膜结构转移方面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
(2)囊性纤维病病人生物膜系统结构受损,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图2显示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模型。
(3)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由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Margulis)于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共生起源假说》书中正式提出。她认为,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1)图中原始真核生物与被吞噬的蓝藻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是因为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的线粒体提供了 ,而原始真核生物可以为被吞噬的蓝藻提供“生活废物”,进行光合作用。
(2)原始真核生物吞噬某些生物具有选择性是与其细胞膜上的 (物质)有关 ,吞噬的方式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
(3)马古利斯认为线粒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种细菌逐渐形成,试推测该种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 。
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E、e,F、f)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则基因A对基因E的表达有 作用。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请推断图中有色物质Ⅱ代表 (填“蓝色”或“紫色”)物质,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将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蓝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3)基因型为AAeeff的植株和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与比例为 。
(4)已知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下图是基因型为aaEeFf的两种突变体类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①图中甲所示的变异类型是 ,基因型为aaEeFff的突变体花色为 。
②现有纯合的紫花和蓝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确定aaEeFff植株属于图中的哪一种突变体类型,请完善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 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蓝:紫=3:1,则其为突变体 ;
Ⅱ.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 。
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III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I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 (填“高”或“低”)70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 的方式释放 ,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 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无影响。从II、III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 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 ,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 作用。
(3)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 形成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 类药物。
狂犬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不损害神经纤维,但能通过神经纤维迅速运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狂犬病毒侵入体液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免疫防卫的第________道防线。若吞噬细胞将病毒信息呈递给T细胞,后者会分泌__________,该物质能促进____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
(2)神经细胞被狂犬病毒侵染后,___________细胞会与其密切接触,引起被侵染的神经细胞_________(凋亡/坏死)。
(3)下图表示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的过程,位于间隙的狂犬病毒可以与_________上的细胞黏附因子结合,以__________的形式运输进入神经细胞,与神经冲动__________(顺向/反应)运行。
(4)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若一部分乙酰胆碱受体与狂犬病毒结合,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___。
(5)多数情况下,狂犬病毒有较长潜伏期,人被犬咬伤后,可注射狂犬疫苗。该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__,预防狂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