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D.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利润收入 D.其他收入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 B.一般等价物 C.金银 D.价值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必先正其心”。《大学》中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A.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人们价值观的差异
C.必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D.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国平天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