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分)磷是植物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植物代谢、生长和繁殖中有着重要作用。
(1)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 ,吸收后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____________方法进行耕种。
(2)根据含磷化合物的作用,叶片中磷元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
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 和 的不同而异。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 现象。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对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并计数的方法是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 等方法。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用装置甲(如图)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
(2)该小组同学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所示),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丙。请回答。
①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
②若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
(3)该小组又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是g(用字母表示)。
(4)下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请绘制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产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
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2是某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 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填文字)
(1)图1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是[____],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若图1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骨髓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A所示细胞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中A细胞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条。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4)图3由Ⅲ变化为Ⅳ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紫外光是一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动植物健康的光污染物,某研究小组对“紫外光辐射量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结果如下:
培养皿编号 |
紫外光辐射剂量(J/m2) |
实验后酵母菌数量(个/ml) |
A1 |
0.2 |
27×104 |
A2 |
0.8 |
26×104 |
A3 |
X |
14×104 |
A4 |
2.0 |
10×104 |
A5 |
2.6 |
6×104 |
(1)表中X的值应为,原因是。
(2)该实验还需增设一个辐射剂量为J/m2的培养皿,原因是;为使实验方案更科学严密、实验数据更准确,还应对该实验作怎样的完善?。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两个)。
(4)若将酵母菌置于培养条件适宜、容积恒定的某种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稳定在16×104个/ml左右,则该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
如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甲、乙两种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2)甲结构中产生的ATP(“可”或者“不可”)供乙结构利用;乙结构中产生的CO2到相邻细胞中的甲结构中被利用,需要穿过层磷脂分子;甲的D结构中能发生反应,该反应之所以在D上进行,是由于D中含有 。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 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在甲结构中发生的总反应式: 。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图中的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 (填名称)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原因。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用图中符号表示)。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③请据图2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