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关系.实验时,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点燃两盏油灯,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
34
36
38
乙杯水温/℃
25
26
27
28
29
30
31

(1)甲图中,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并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并固定      的位置(选填
“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除了两套实验装置相同外,还需要控制:①      、②      .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水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用这个热量与油料质量的比”就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或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关热机的计算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李想测量食用油的密度ρ,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找来一根均匀轻质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将一密度未知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D,如图20所示。下面是小李测出ρ 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o
(2)将适量水倒入烧杯(水的密度为ρ 为已知),金属块B没入水中且不碰烧杯,把重物A从D处移动到E处时(E点未标出),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金属块B取出并将水擦干;
(3)将适量油倒入另一烧杯,,将重物A从E处移动到F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金属块B取出,用抹布擦干;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小红设计了下述实验步骤:
(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3)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4)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丽认为实验步骤(1)存在错误,应改为:___________;在实验步骤(3)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实验步骤(2)和(4)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升高的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小红完成了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他们求得的有关数据。分析表格中第3行与第6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的吸热本领强。

物质
质量m/kg
初温t0/℃
末温t/℃
吸收热量Q/J

0.05
20
25
1050

0.05
20
30
2100

0.10
20
30
4200
煤油
0. 05
22
32
1050
煤油
0.05
22
42
2100
煤油
0.10
22
42
4200

.同学们利用实验共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使用的杠杆刻线均匀,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⑴杠杆初始状态如图18甲所示,为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也可以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
⑵杠杆调节完毕后,莉莉在杠杆支点两侧挂的钩码如图18乙所示,如果此时莉莉不再支撑杠杆,杠杆不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建议:
①小红说,把右侧的钩码减掉一个,杠杆就平衡了。
②小林说,把左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就平衡了。
③小健说,在左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就平衡了。
④小东说,在右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并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也可以平衡。
你认为都有谁说对了________(填序号)。

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滑轮组组成
钩码重
G/N
钩码升高的
高度h/m
绳子自由端受到
的拉力F/N
绳子的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s/m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2
0.1
1.25
0.2

(1)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该滑轮组所使用的动滑轮重为
________N。当动滑轮重为_______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
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3)请帮助该同学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