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经纬线附近为我国重要山脉。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的①~ ④所代表的山脉依次是(   )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冈底斯山、阴山、南岭

对图中⑤~ ⑧所代表的山脉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山脉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之一
C.⑦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不一样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表完成以下问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该城市可能是 (  )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图12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工资,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12,完成问题
由图12可以推断,该区域 (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技术导向型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A.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B.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读图11回答问题。

图11
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市场

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甘肃省 B.江苏省 C.贵州省 D.海南省

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喜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图9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9回答问题。

图9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