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 B.地形条件 |
| C.局地水域 | D.植被分布 |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 B.冻害 | C.滑坡 | D.洪水 |
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 B.流程较短 |
| C.春、夏汛明显 | D.冰川补给为主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
|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
|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
|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
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
|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
|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
|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段雨水补给量最小的是()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 A.地壳持续下沉 |
|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
| C.森林大面积破坏 |
| D.降水量减少 |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 经纬度位置 |
1月平均气温(°C) |
7月平均气温(°C) |
年降水量(mm) |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
| 33°N,98°E |
-12.8 |
8.7 |
561.4 |
<0.2 |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植被 |
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 B.台风 | C.泥石流 | D.暴雨洪涝 |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
| B.河西走廊 |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 D.东北平原 |
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
|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
|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
|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