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耕地面积由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至2011年初的18.26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成为了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材料二: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2004年中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
(1)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提供场所的自然资源是 。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季风区是中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同时也是中国人口 (密集或稀疏)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2)东部季风区的耕地以秦岭和淮河为分界,以北的A地区耕地类型为 ;以南的B地区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带,主要粮食作物为 。
(3)C地位于 (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主要的饮料作物是 。
(4)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 现象十分严重,因此 ,切实保护耕地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读“东西半球图”图,回答:
(1)图中甲半球是______(东、西)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A____洲B_____。
C____洲、①_____洋、②_____洋、③_____洋。
(3)D大洲的______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沟通①和③两个大洋的重要水运枢纽a是______运河。
A、B两大洲的分界线b是______运河。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幅图中,气温年较差小的是。
(2)B图中,该地一年中最高气温是℃,出现在月份
(3)AB两幅图中,属于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图是。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
(3)C地位于D地的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千米。
(4)图中小溪的流向和线大体重合。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处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字母处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2)字母C处为洋,D处为洋。
(3)大洲E与大洲F之间的分界线是。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点先迎来黎明;C点所在位置的经度是。
(3)图中北极圈内出现了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带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