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 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组 别 步骤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oC) |
20 |
30 |
40 |
50 |
20 |
30 |
40 |
50 |
Ⅱ、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分钟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分钟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B |
酶B |
酶B |
酶B |
Ⅳ、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分钟。 |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出2种)。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A在20 oC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 oC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 oC条件时,酶A部分失活
(3)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 ,原因是 。
(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注: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理由是:。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
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
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下图为大肠杆菌DNA 分子(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用文字回答:
(1)图中“1”表示,“6”表示;
(2) “5” 表示,“5”共有 种,
(3) DNA 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连接起来的。
下面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__________细胞(填“动物”或“植物”)。该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是____________期,该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有____________条。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____________条。
(2)C图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__期,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图。此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
(3)AB段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供给。
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该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Ⅲ3的基因型是,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
(2)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于的Ⅰ中的______,其基因型是。Ⅱ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