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中外朝制 ④内阁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4.“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

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

A.加强君主的权力 B.扩大“三公”的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乃举措暴众而刑太极故也”
D.“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国之后也”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
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