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湖南官员周汉刊刻了一本反洋教的通俗图册,题名《天猪教》。从此开始了他历时10年之久的反洋教斗争。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儒、佛、道三教为正教,此外再没有第四教了,一切洋教都是“鬼叫”(鬼教的谐音)或“天猪教”(天主教的谐音),应该加以诛灭。他还认为教会侵略是想来“谋中国的江山”。对周汉反洋教斗争的评析,正确的是
A.盲目排外倾向严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 |
B.卫道爱国与反帝斗争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C.官员此举是为了愚昧百姓,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
D.以传统文化作为反对洋教的武器,维护国家主权 |
20世纪80年代初,文坛一度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热流,它们反映的主题主要是()
A.抗日战争 | B.国共内战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革开放 |
1960年中国科学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这一现象()
A.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
B.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
C.体现了“科学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 |
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 是()
A.民族主义 | B.政治民主化 |
C.社会主义 | D.经济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