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
长江以南 |
长江以北 |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 |
81% |
19% |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
36.5% |
63.5% |
水资源利用率 |
5.5% |
63.8% |
人口(亿) |
7 |
5.5 |
耕地占全国的 |
1/3 |
2/3 |
水资源前景 |
1 700亿立方米以上 |
缺水890亿立方米 |
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
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
下图表示印度尼西亚某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火山爆发的景观 |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 D.土壤肥沃,利于作物生长 |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纬度高 | B.海拔高 | C.降水多 | D.气温低 |
这种资源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
下图是四个地点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A.a、b | B.a、c | C.b、c | D.b、d |
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A.a | B.b | C.c | D.d |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AO、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O为冷锋,BO为暖锋 |
B.AO为暖锋,BO为冷锋 |
C.AO、BO都是暖锋 |
D.AO、BO都是冷锋 |
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①、②、③、④、⑤、⑥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中的是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⑥ | D.③⑤ |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 | B.乙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 |
C.甲地此日的昼夜温差比乙地大 | D.此时,甲地的温度比乙地高 |
读“我国局部地区天气形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示的天气形势,通常发生在
A.4月到10月 | B.10月到次年4月 |
C.4月到8月 | D.6月到11月 |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