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
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
疟原虫属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生物,能使人感染疟疾。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通过阻断其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A.疟原虫营寄生生活,是一种病毒 |
B.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
D.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 |
B.被动转运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
C.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 |
D.图中c可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过程 |
当你品尝各种美味佳肴时,你不得不感谢ATP这种化学物质。新的研究显示,ATP这种传统上与细胞能量供应相关的物质在把食物的味道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据以上信息我们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ATP与能量供应相关 |
B.ATP也可作为信息传递分子 |
C.作为信息分子的ATP不能提供能量 |
D.神经细胞膜外表面可能有ATP的受体 |
下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
B.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 |
C.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
D.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
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复合体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
B.皮肤表皮细胞 |
C.肌细胞 |
D.造血干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