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面小康水平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
②全面小康水平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③全面小康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实现目标
④全面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A.①② | B.①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罗干在新疆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新疆自治区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坚决反对敌对势力的分裂图谋,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关系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③只要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就能够实现我国繁荣昌盛④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义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在文化艺术方面,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红格子》、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文坛上气势磅礴的三大长篇英雄史诗;在科学医学方面,蒙古族的《四部医典》、维吾尔族的《农桑衣食撮要》、回族的《万年农》、蒙古族的《割圆密捷法》……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这说明
A.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
B.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
C.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
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分布特点,这就是
A.在汉族集中的地区杂居着许多民族 |
B.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 |
C.现在全国几乎没有一个市、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 |
D.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兴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弱,除了物质因素的作用外,思想文化因素是很重要的。思想文化因素特别是作为民族凝聚力思想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存在,说明民族具有
A.共同语言 | B.共同地域 | C.共同经济生活 | D.共同心理素质 |
材料一: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材料二: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 4万多人。
材料三: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和婚姻的现象。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
请用我国宗教政策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