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 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 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
选用试剂(过量) |
操作方法 |
|
A |
CO2(CO) |
O2 |
点燃 |
B |
Cu(Fe) |
稀盐酸 |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
C |
CuSO4溶液(H2SO4) |
氧化铁 |
加入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氯化钠(NaOH) |
硫酸铜溶液 |
加入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且溶质成分没有改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
B.浓硫酸 |
C.浓盐酸 |
D.石灰水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对应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铜的合金)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铜合金的硬度比铜大 |
B.乙实验可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又可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 —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B.干冰可用做制冷剂 — 干冰升华吸热 |
C.氢氧化钠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氢氧化钠易潮解. |
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 —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 |
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
C.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
D.都能溶于水,并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