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文化对日本和韩国的语言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力。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就公布实行了“常用汉字表”,规定了1945个常用汉字作为“一般社会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据统计,大多数韩国人的名字中,都含有大量的汉语成分。
材料二:近年来,进入我国的“韩剧”形成了一股“韩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成为“韩剧迷”。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可知,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汉语的学习,这说明了什么?
(2)在多元文化面前,你能给青少年如何学习提些建议吗?
张某是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可家长和老师都万万没想到她却突然跳楼自杀了。悲痛之极的妈妈,事后在张某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张某的妈妈和奶奶、爸爸经常发生口角,在他们的冲突中,她既不愿意站在妈妈一边,也不愿意站在奶奶和爸爸一边,因为她爱他们大家,这使她的心情常常处于一种矛盾之中,慢慢地,她开始厌倦家人,整日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最后走上了不归路。
(1)张某自杀事件告诉我们:青少年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
(2)假如某个人在世上只能活三天,你认为这三天里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请你列出他(她)尽可能多的应该做的事情。
央视《心理访谈》栏目曾接待了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小林。她在学校除了上课听讲,课余时间几乎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既不愿出去出去活动,也不愿与同学交流。其实小林也很想交朋友,但是与别人交往时显得拘谨甚至尴尬,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
(1)小林这种心理属于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
(2)假如你是小林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帮助她?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邓小平
(1)从两代领导人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殷切期望?
小明说:“集体的事情与我关系不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上了中学的小静最近有点烦。她越来越不喜欢父母把她当成小孩子看待。因为父母对她所有的事情都要一一过问,包括吃东西、穿衣服、交朋友、看漫画、听音乐等,小静觉得自己一点自由都没有,有时急了还会顶撞他们几句。小静渴望自由,希望没有人管,做一个独立的人。她认为独立就是没有人管,一切都由自己做主。
你认为小静对独立的理解正确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