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
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A.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 |
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
C.电源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
D.电流做功的快慢 |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然后将两极板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A.电容逐渐增大 |
B.极板间场强逐渐增大 |
C.极板间电压保持不变 |
D.极板上电量保持不变 |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曲线表示一个带负电粒子通过一个点电荷Q所产生的电场时的运动轨迹,虚线表示点电荷电场的两个等势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EkB |
B.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EkB |
C.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EkB |
D.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EkB |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A、B、C三点,分别把+q和-q的试验电荷依次放在三点上,关于它所具有的电势能的正确说法是 ( )
A.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B.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C.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D.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个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电场强度为E,则()
A.若在A点换上 –q,A点的电场强度将发生变化 |
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 的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将变为2E |
C.若A点移去电荷q ,A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 |
D.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与q 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