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判断以下各点的地形:
① ② ③ ④ ⑤
(2)图中最高山顶的海拔高度不超过 米。
(3)①、②两处中, 处可能会有河流,如果有河流,则河流的流向是 。
(4)图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地点是 处(填数字)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______方向。
(2)当我们江西省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3)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 B.注入的海水增多 |
C.板块的运动 | D.气候变暖 |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如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世界上水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四个国家.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四国中,国土面积居世界首位的国家名称是:,世界流量第一大河流经的国家在图中的代号是。
(2)图中甲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资源居世界首位,主要原因是()
A.国土面积大 | B.河流众多 |
C.人口稀少 | D.降水丰富 |
(3)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简要描述丙国的地理位置:
。
(4)在下列景观中,属于丁国的著名建筑的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以下现象主要由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千米。
(3)该图所示时间抚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这一天正午时分,抚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图所示最相似。
(4)如图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A.北寒带B.北温带
C.热带D.南寒带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各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结合以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形、气候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交通工具:甲地是_____,乙地是_____。(在下图四种传统交通工具中选择)
(2)第一幅图中三种水果和主要产地的连线,错误的是_____(填写水果名)。
(3)比较丙、丁两省地理差异,填写下表。
丙省 |
丁省 |
|
耕地类型 |
旱地 |
_____ |
主食 |
_____ |
米饭 |
(4)说出第一幅图图中两种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或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点的经度。C点的纬度。
(2)上面四个地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是。
(3)可能有太阳直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