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下图)

材料二 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有了很大增加。大量人口向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迁移,有一部分人口向黄土高原的山地移民。据记载,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北部长城沿线植被为草原和荒漠草原。
(1)阅读图乙,简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说出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有何特点。
(3)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共6分)。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现象。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____________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_____ 到______、由______到______、由______到______、由______到______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______到__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由材料及图甲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具有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
(2)由图乙判断,若我国人口进入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________年。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在人口问题上,我国仍应坚持实施________的基本国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时期杭州国内游客统计

来源
人数(万)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天)
上海
45
45
2
江、浙两省
25
25
3
华东其他省份
20[
20
3
其余省份
10
10
4
总计
100
100
2.65


材料二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分析资料可知,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 等省份。
(2)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是


(3)列举出两个分布在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内的著名景点
(4)上海将建迪斯尼乐园,请分析迪斯尼选址上海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和某自然带形成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7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应介于℃~℃之间。
(2)图17中B、C、D三处位于同一纬度地带,比较B、C、D三地气温的大小:>>;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图17中F地的自然带为,图18为该自然带的形成示意图,请简述该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