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学者李靓著《常语》三卷,对孟子极力贬斥。他提出:孔子之道是君君臣臣,孟子之道是皆可以为君,因而造成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他从抛弃训诂发展到公然诋斥孟子,却为宋儒自称继承孔子传统之风开了端绪。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北宋时期破旧立新的学风形成 |
B.为适应社会需要学者提出新见解 |
C.学者为陷入困境的儒学开拓了新路 |
D.随着经济发展,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学创立 |
西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民国初年流行起来。这表明西服的流行是因为
A.生活方式的变化 | B.自由思想的传入 |
C.西方文化的入侵 | D.政治人物的倡导 |
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
结论 |
|
A |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记载,一位老人用牛车拉炭去长安,在“市南门外”休息 |
晚唐时期,坊市制度已崩溃 |
B |
清前期,对外实行一口通商的政策 |
中外贸易日益萎缩 |
C |
为便于戴军帽和打仗,清末部分新军士兵剪掉了发辫 |
剪发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
D |
1941年,日本因陆军兵力受困于中国而放弃进攻苏联 |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下列语句,出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是
A.“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 |
B.“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所创” |
C.“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D.“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
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该文强调的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1916年,陈独秀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意在
A.反对偶像崇拜,宣传科学法则 | B.普及宪政常识,倡导五四运动 |
C.倡导文学革命,建设国民文学 | D.批判传统文化,培养民主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