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种精美的秘色瓷,印证了唐代就开始制作秘色瓷而非五代。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①民间传说 ②考古挖掘 ③史书记载 ④文学侧面反映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糯,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
A.增加了种植面积 |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
D.革新了耕作工具 |
下面图1到图2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