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92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年7月他又发表文章说:“夫共和之立国……今所模欧师美者……但模仿其政俗之末,而失其道德之本,此其政俗所以在欧、美成功之效,而在我为败坏之由。”康有为的这一转变反映了(   )

A.“中体西用”影响仍存 B.社会转型道德败坏
C.“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D.照搬西体舍本逐末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宪法之父、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说,《联邦宪法》一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些具有“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特征的“制度性要素”包括(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②总统行政权与军事权的分权制衡
③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
④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B.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C.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雅典政制》开宗明义地指出,“至于雅典人的政制,他们选择的政体类型或者模式,就其选择照顾卑贱者而不是良善者说,我是不赞成的。”材料表达作者对雅典民主的基本认识是

A.少数人民主 B.非自由民主
C.非精英民主 D.奴隶制民主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但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

A.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
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