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 | B.推恩令 |
C.夺取王侯的爵位 | D.实行郡国并行制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的政治主张 | B.小国寡民的理想 | C.唯物主义思想 | D.朴素辩证法思想 |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变化 | B.社会环境变化 |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
C.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 |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这段话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 B.因材施教 | C.有教无类 | D.学、思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