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长征胜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6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刚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看见谭嗣同慷慨就义。”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此民谣出现的时间是 ()

A.辛亥革命以后 B.共产党的成立以后
C.北伐开始之后 D.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统计表,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辛亥革命的影响B.洋务运动开展
C.列强因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这里的尖刀是指 ( )

A.刘邓大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华北解放军

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共两党共同商讨的结果是 ( )

A.联合抗日 B.签订“双十协定”
C.建立黄埔军校 D.进行北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