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合成并分泌消化道所需要的消化酶时,A细胞直接参与的细胞器有____ __。
(2)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3)细胞内膜表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 (填数字)
(4)如果B图为康中校园内法国梧桐的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和B细胞是两种不同生物的细胞,A区别于B的特点在于A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判断)
请回答: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的分解)。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
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
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
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条带1代表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2)已知系谱图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和,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3)仅根据图乙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9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其原因是。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
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
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浓度的溶液促进切货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3)生长素类似物
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
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mm。浓度为0.001
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
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5)图2中,浓度为0.1
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
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
分别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对照组 |
实验组 |
||
1 |
2 |
||
注射物 |
玉米油 |
H(农度100mg/L) |
H(农度200mg/L) |
精子数均值(×107个) |
7.13 |
5.09 |
4.35![]() |
请分析并回答:
(1)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
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
(2)小鼠脑中的调节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素和少量雌激系,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细胞(2n)经发育来的。
(3)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
(4)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
分子发生和
片段所致。
(5)环境激素可沿着传递进入人体,被靶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
科学家以大肝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
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
仅为轻带(14N/14N) |
仅为重带(15N/15N) |
仅为中带 (15N/14N) |
1/2轻带 (14N/14N) 1/2中带 (15N/14N) |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
中的
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
,必须经过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
离心结果,第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组和第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
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
来自于代,据此可判断
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
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选填"能"或"不能")判断
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
代
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
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
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