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提到贾宝玉含玉而生,称其“奇异”;因为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言论,冷子兴称宝玉为“色鬼”,而贾雨村则认为宝玉是“情痴情种”。
B.《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的残忍捉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
C.《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这是符合后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的。因此,过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巩固其政治,而尊之为“圣人”。
D.在《哈姆莱特》的第五幕第二场的比剑中,相继死去了五个人:王后中毒而亡,雷欧提斯、国王、哈姆莱特被涂毒的剑刺死,有着古罗马精神的霍拉旭后也喝下毒药追随哈姆莱特而去。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语段①中,孔子认为应该和之人交往,至少也该和之人交往。
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

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②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第②则文字除了“名正言顺”外,还可以概括一个四字成语,它是
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中的“是”实质上指代什么,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子这样说的理由。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 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