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
B.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
C.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
D.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
“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南京条约》 |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B |
《马关条约》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C |
洋务运动 |
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D |
《辛丑条约》 |
清政府完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
A.①③ | B.②⑤ | C.②④ | D.③⑤ |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