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对于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②造成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③企图使中国皈依基督教④对于明清的科技有一定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技术成果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B.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
C.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D.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马克思这段话实质是指

A.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B.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主要影响是建设性的
D.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的普及

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的消极因素逐渐增大,最主要的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了“锦衣卫”害民的不法行为
C.形成了文化专制政策 D.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隋朝对秦朝丞相制度进行的重大调整是

A.设立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王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