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
|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
|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
|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
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神上也羡慕贵族的地位和荣誉。他们会通过联姻或者买爵位来获得贵族头衔。当他们既有财富又有贵族荣誉后,……过起了田园般的‘绅士生活’”。这种文化追求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 A.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 B.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
| C.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 D.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 |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
| A.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 | B.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 | D.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
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人,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4.5万人,外邦人约为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16.8万人 | B.4.5万人 |
| C.3万人 | D.1万人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
“贡院”,就是古代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那座院子的简称,民间称之为“考棚”。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